日前,全国首个智慧核能综合利用示范项目——“国和一号+”在威海荣成开工建设,项目立足核能发电,打造了集光伏发电、海上风电、核能制氢、核能供热、海水淡化、储能等为一体的“零碳·智慧·综合”能源新模式,这是山东核能综合利用的又一创新实践。
在“五一”小长假期间,我国汽车设计研究专家、闽籍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孔辉专程来到福建中青汽车技术有限公司院士工作站,主持召开“高集成电驱动系统专用变速器开发的产学研用”交流会。会上,来自福州大学、福建工程学院、福建师范大学、厦门金龙旅行车有限公司、福建新龙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汽车运输集团有限公司、福州康驰新巴士有限责任公司等相关单位的与会人员,围绕高集成电驱动系统专用变速器在福建省的产学研用实际运用情况展开深入交流。
于4月28日,深圳燃气首艘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开工仪式在上海市沪东中华长兴造船厂举行。深圳燃气、中国船舶工业贸易有限公司、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日本川崎汽船株式会社、GTT公司等单位领导和嘉宾出席了仪式。该船为深圳市属国企拥有的第一艘LNG运输船,未来建成交付后,将有效缓解深圳市天然气储备与调峰库(下称“储备库”)船舶运力不足等问题,有力保障深圳市天然气安全稳定供应。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从蹒跚学步到披荆斩棘成果显著,开发利用规模已稳居世界第一。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到2.2万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达到29.5%,较2012年增长9.5个百分点,有力支撑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15.9%,如期实现202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15%的庄严承诺。
中国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是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履行国际承诺的重要举措。近些念,我国风电、光伏发电等行业快速发展。截止2020年底,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到9.3亿千瓦、占总装机的比重达到42.4%。行业迅速发展的同时,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一些可再生能源企业现金流较为紧张,生产经营出现困难。
近期光伏上市公司隆基股份正式入局氢能,光伏发电的低度电优势可以降低电解水制氢成本,不仅为氢能行业带来快速发展的新机遇,同时也让光伏制氢成为光伏行业新的下游应用场景。
自天津经开区南港工业区的中石化天津LNG接收站于2018年3月12日正式对外管道供气以来,投产已满三年。截至3月15日,LNG接收站已累计对下游管道供气达200亿立方米,为保障华北地区天然气安全、高效供应做出了贡献。
新能源项目技术电池具有“人脑思维”。苏企发布行业“黑科技”推动动力电池生产智能化。
2021年3月3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发布《2020煤炭行业发展年度报告》(简称“报告”)显示,2020年全国煤炭的产量39亿吨,到“十四五”末,国内煤炭产量控制在41亿吨左右,全国煤炭消费量控制在42亿吨左右。全国煤矿数量控制在4000处左右,建成智能化煤矿1000处以上。培育3-5家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煤炭企业。推动企业兼并重组,组建10家亿吨级煤炭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