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是习近平法治思想在能源领域的生动实践,标志着我国能源治理进入法治化、现代化的新阶段。这一能源领域的基础性立法,把握绿色低碳转型大趋势,对煤炭行业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等方面提供了规范指引,并以“清洁高效、多能互补、韧性支撑、价值重构”为法治路径,为推动煤炭行业实现系统性重塑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
一企带一“链”,一“链”成一片。作为福建省钢铁生产与不锈钢产业核心基地,漳州正全力打造绿色高端钢铁产业集群。2024年,漳州市芗城区16家冶金新材料规模工业企业完成产值598.63亿元,链上在建项目18个,实现年度投资40.67亿元,芗城区特种钢铁产业集群入选2024年度福建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世界科技发展大势,深刻洞察人工智能的战略意义,指出:“人工智能是引领这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具有溢出带动性很强的‘头雁’效应”“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事关我国能否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战略问题”。
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紧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一项重点任务。
“我国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承诺的‘双碳’目标已经确定不移,但实现系统平稳转型需要持续做出重大努力。”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获得者、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廖华表示。
2024年实现新增清洁能源装机超1000万千瓦、电源装机容量持续保持全国省属能源企业首位、天然气外销和煤炭对外销售营收均创历史新高、成立省属首家储能产业专业化平台企业及国有节能降碳公司、实现粤港澳大湾区首个“风渔融合”项目首网出鱼……
2024年12月31日,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发布了2024年输变电工程绿色建造评价结果,国家电网有限公司86项输变电工程被评为三星工程。
近年来,山东省属国资国企围绕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加快绿色低碳转型。一方面,积极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减少传统化石能源消耗,加大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有效降低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