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项目技术电池具有“人脑思维”。苏企发布行业“黑科技”推动动力电池生产智能化。
新能源电池采用AI算法,实现机器深度学习、安全预警、寿命评估、电池画像、全生命周期管理等诸多功能,让电池更“懂”使用者。
新能源电池可以有“人脑思维”,不仅可以智能调节温度,而且可以优化外部冷却材料与冷却结构,自主“排雷”。昨天,苏州领湃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动力电池研发中心发布了多款最新研发的“拳头”产品,并依托其大数据AI电池开发平台,发布了行业“黑科技”,着力推动动力电池生产制造智能化。
2020年,作为昆山开发区打造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一环,领湃新能源以国内先进的动力电池研发中心为标准,设立苏州研发中心项目,结合工业4.0智慧工厂和全自动生产线,实现设备、物料、技术、人员等“云”上管理,加快攻克动力电池领域的技术难点。
与传统动力电池不同,该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创新打造智能叠片设计极片、自适应智能热管理电芯、全气候全场景智能模组,如同为电池安装了一台“中央空调”,满足动力电池高安全、高性能、智能化需求。同时,大力实施AI算法,实现机器深度学习、安全预警、寿命评估、电池画像、全生命周期管理等诸多功能,让电池更“懂”使用者。
当天,领湃新能源发布的一款电芯产品引起业界专家关注。该产品采用轻量化设计等技术,可满足目前主流500至600公里长续航车型要求,打破了动力电池技术更新迭代的生产壁垒。该产品还采用独家电解液成膜添加剂技术,以及低阻抗电极及高功率导流、高性能隔热缓冲等技术,不仅性能更高,而且安全性更好,预计今年实现量产。届时,该企业将成为国内第一批实现高电压中镍体系产品量产的电池供应商。